本公司专业进口沙伯基础创新、台化出光、韩国湖南石化、韩国三养、韩国三星、俄罗斯咯山石化、日本旭化成工程塑料原料
PC制品为何容易开裂
添加时间:2008/10/16 9:44:57  编辑:admin  浏览:1350次  来源:本站新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我们在研究一个材料时,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: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,材料的性能反映材料的结构。在成型聚碳酸酯时,分子链被迫取向,但是由于聚碳酸酯分子链上具有苯环,所以解取向比较困难,而在成型后,被取向的链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,但是由于整个分子链已经被冻结和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左右,从而造成制品存在残留应力,而残余应力的存在,就造成产品可能出现应力开裂,注意,这里说的是可能,为什么是可能呢?这是因为聚碳酸酯内部还存在很多力,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:抗开裂力,这个力的大小取决分子链的长短,链间的缠结数目,分子敛之间的作用力。当抗开裂能力和内应力平衡时,产品不会出现开裂现象,而当抗开裂能力小于内应力时,就会出现:为什么我的产品成型时还好好的,而存放一段时间后就开裂了?难道是上天的魔法?其实不是魔法,而是内应力和抗开裂力作用的结果,好了,我们将这个简单话:分子链上苯环——成型取向——制品成型后出现内应力——当内应力和抗开裂能力平衡——好制品——当内应力大于抗开裂能力——产品开裂。 
    出现这样的问题,大家都不愿意看见,我们不能一出问题就找供应商麻烦吧,而是找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,对,有这样的态度就好了,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如何解决问题,我们先从工艺上去解决吧: 
    首先,我们看看模具温度。从上面那些难懂的理论我们知道,内应力是因为成型时候分子链被冻结引起的,成型吗,当然是用模具成型的,我想你大概已经想到了,对,模具的温度对冻结和分子链的解取向有很大影响,很明显的吗,模具温度越高,分子链肯定容易运动吗,就如同水分子在100度时会“飞”的道理(烧开水的气泡吗,经常做家务哦),所以,提高模具温度,不仅对冲模有利,并且课题调整制品冷却速度,使其变得更均匀,从而有利于聚碳酸酯中取向分子的松弛,也就是解取向。说了半天,到底模具的温度在多少合适呢?不要着急,模具温度假如能控制,在100—120度是成型聚碳酸酯的最佳温度了。 
    有朋友按我说的去做了,高兴的告诉我,你的确是专家,我的产品现在开裂的少多了,但是因为模具温度高了,我的产品容易变形,成型周期长了,生产率低了。你知道,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金钱,你赔我钱,很显然,这次咨询活动不成功,我马上回去看书,请教真正的专家,于是有了下面的建议。 
    其次,成型条件。在我们成型里面,专家都知道:成型温度,成型压力,成型速度,保压时间,保压压力。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五个因素,来决定成型条件,我们知道,聚碳酸酯的加工温度是比较高的,成型压力是比较大的,成型速度是比较快的,该怎么办呢?想想上面的理论,对,我们把成型温度稍微提高一些,将成型压力减小一些,成型速度也减小一些,保压时间少一些,保压压力小一些,不要小看这些“一些”,假如能做到这几步,你的产品废品率就少很多了。 
    有朋友又说了,你这么多一些,头疼啊,还有什么办法,快全部告诉我,这个,这个,我只好说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了,都是给你们逼迫的啊。 
    再次,退火处理。所谓退火处理是指将制品放到热介质中静置一定时间,退火温度一般比聚碳酸酯的热变形温度低10—20度,处理效果最好,假如温度太高,制品就容易出现翘曲,变形。如果温度太低,处理效果又达不到啊,退火时间吗,一般是1—10小时了,时间长短,取决于制品的厚薄,退火后,慢冷到室温,要是太快,麻烦的内应力又产生了,所以内应力简直是无处不在啊 
打印本页   关闭本页     
Copyright © 2009-2011 宁波金赛亿进出口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中塑在线
地 址: 余姚市中国塑料城Z1503B(信息中心往西100米)
电 话: 0574-62539528 传 真:0574-62539527 浙ICP备05088096号